御史中丞(御史中丞:古代监察官之首)

御史中丞,是明清两代最高级别的监察官员之一,负责监察全国地方官员,传统上认为其排名仅次于东厂之长,后来逐渐成为清代重要高官。

御史中丞一般由经历过三次以上的御史升任,有独特的选拔和任用制度。东汉时设黄门侍郎,魏晋南北朝时设侍中,唐朝时设侍郎中,宋朝时设侍御史,明清时正式称为御史中丞。御史中丞平时随同皇帝周游各地进行巡视,也可以随时向皇帝进献弹章,直接上书受理告状,因此有“朝廷眼线”称呼。

历史上,御史中丞常常被赋予非常重要的使命。如明朝李时中丞曾主持铸造降真香、晋江诏狱案,清朝康熙、乾隆年间的“靖南之役”中丞袁枚则敢于上书劝谏皇帝改变作战计划,从而最终得到皇帝的认可。


总的来说,御史中丞是一个特殊的职业,他们的权力很大,但也相应地承载着巨大的责任。中丞一旦上书,往往能直接影响到政治风向,掌握了御史中丞这个职位,就可以向朝廷高层发挥巨大的政治作用。

相关信息